機床制造技術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產生了很多不同結構的機床,但從發展趨勢看,主要表現為兩大趨勢:機床加工的尺度特征向極端方向發展、機床設備的應用向滿足智能制造要求發展。
我們要做制造業的強國,只強調一種趨勢是不夠的,必須既抓住制造業尖端,同時又重視基礎,發展方向才能正確。只有看清趨勢,創新驅動,不僅做趨勢的跟隨者,更要做趨勢的領跑者,我們國家的設備制造業才能真正做大做強。
自改革開放以來,全球制造業向中國的大遷移造就了中國這一“制造大國”,也帶動了自動化產品技術的廣泛應用。自動化技術的普及讓工廠自動化的程度不斷得以提升,自動化制造取代了傳統依賴人力制造的生產方式,工作效率大幅增加,降低了人為的不確定因素,使產品質量得以提升。
關鍵元部件依賴進口,特別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電機和高精密減速器方面的差距尤為明顯,造成國產工業機器人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制約了機器人產業的成熟及國際競爭力的形成;部分研究機構或企業為爭取國家項目資助,過度追求高指標、高性能,使得工業機器人成本過高,甚至高于國外同類產品,造成產品無法推廣應用;在工業機器人諸多技術方面仍然停留在仿制層面,創新能力不足,制約了機器人市場的拓展;近10幾年過分強調工業機器人的系統研發,忽視關鍵技術突破,使得工業機器人某些核心技術處于實驗室階段,制約了機器人產業化進程。
但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當前的中國制造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適應市場競爭的加劇,近年來,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著重要的轉變,如企業的大批量生產向按市場或客戶要求柔性生產轉變,設計和控制系統各自獨立向設計和控制系統集成一體轉變,在某地生產向全球化采購、生產轉變,制造工廠對質量、成本、效率以及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可以預見的是這些轉變將推動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及應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從自動化到智動化,雖然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化進程仍任重而道遠,但毫無疑問,隨著世界經濟迅速的發展與成長,智能化制造工廠將給所有產業帶來轉型與沖擊,也將引領全球制造業發展模式的前進與革新,對于中國制造業的轉型來說已是必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