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已接近尾聲,國內鋼鐵業低迷依舊,行業需求不振的大勢仍未見改觀,地方大型鋼企資金鏈斷裂、停產破產的新聞不時上演。目前國內鋼鐵業陷入經濟效益困境,主要是行業運行機制存在缺陷導致“市場失靈”,而政府對微觀經濟的過度干預起了助推作用。
目前鋼鐵業在經濟結構轉型的大潮中,面臨更多的環保、資金壓力,2015年鋼材市場價格因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也難有好的表現。雖然國內外的宏觀經濟面都有向好跡象,但國內鋼鐵行業自身的供需關系還遠沒有完成再平衡的過程。同時,鋼材市場進入傳統的需求較低的淡季,價格難有像樣的反彈,短期內市場格局仍將以窄幅震蕩為主。
當前,全球制造業正在向自動化、集成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F在社會的需求,將促使我國工業制造業的發展向自動化轉型。自動化技術的普及讓工廠自動化的程度不斷得以提升,自動化制造取代了傳統依賴人力制造的生產方式,工作效率大幅增加,降低了人為的不確定因素,使產品質量得以提升。作為智能制造的主力軍,工業機器人不斷從汽車制造領域向機械、建材、物流、食品乃至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領域滲透。
“中國必須發展制造業,未來機器人的核心零件也必須自產。但是,如果把當前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依靠進口這一現狀歸結為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我是不同意的。”在工業機器人市場摸爬滾打了15年的曲道奎在面對記者提問時,對眾多媒體常常提到的這一論點予以否定。
“我們不妨做個類比,有比較就有發現。歐洲、日本、韓國,沒有哪個國家的機器人全是用自己生產的零部件產品。經濟全球化是趨勢,企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大家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做產品。”曲道奎認為,在供應鏈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產品是非保密的,企業不需要自己生產所有零部件,也不一定必須采購國產產品,“這是國際慣例,也是趨勢,發達國家的機器人產業就是這么走過來的。”
目前,制造業信息化發展呈現了兩種趨勢,一種是數控技術在離散制造業廣泛應用。2012年,很多自動化企業關注到了離散制造業的發展,在此領域推出了新產品、新功能及解決方案。如ABB于今年2月就推出新款功率因數控制器RVT,用于功率因數改善,提高供電系統傳輸效率;3月,臺達最新推出高性能、高速度、高精度的CNC系列數控系統;4月,西門子在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上推出Sinumerik數控系統新功能,添加了多任務處理功能,提高機床的工作表現性能。
綜合以上的自動化企業推出的產品、系統和解決方案,我們不難看出,從理念到產品,再到系統和解決方案,自動化供應商們已經將制造業信息化產品、服務、解決方案應用的更廣泛、更細致,也更完善。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自動化企業們還將會推出更多、更完美的軟、硬件產品及服務,助力制造業發展,并定會以更先進的技術有效地推動制造業信息化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