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召開,經濟工作基調確定為穩中求進,第一要務是穩定增長。2015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將面臨以下六方面挑戰,一是主要用戶行業發展放緩,內需拉動難以樂觀;二是生產原料價格繼續上行,效益增長難度增大;三是匯率上浮壓力持續,對外貿易優勢受到削弱;四是全球經濟復雜多變,進入新的不確定性階段;五是銀行貸款有所松動,資金緊張不會根本改變;六是國外產品大量進口,內資企業壓力明顯增大。正確判斷形勢,充分準備,積極應對,努力拼搏,是保持機床工具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基本要務。
目前機床工具行業投資增長過快喜憂參半,必須持續加強產品結構調整。同時,2011年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逆差進一步拉大,達到歷史之最,大幅度逆差不容忽視。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分析認為,在經濟運行速度回落的同時,機床工具行業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調整有望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升級,強強聯合和優勢互補的企業兼并重組將更趨活躍,中高端產品的創新和產業化將取得新的進展,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將向著“做強”的方向邁出堅實的步伐。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搶抓國家扶持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機遇,把機械制造業作為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措施來抓,設立了3000萬元的機械制造業發展專項基金,規劃建設了8平方公里的機械制造工業園,建設了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國家機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省中小數控機床產業聚集區行業技術中心,培植壯大了魯南機床、威達重工等骨干企業,全市機械制造企業發展到752家,我市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中小機床之都”稱號。
西方國家的制造業不景氣,有助于加速中國的“世界工廠”的形成,給中國制造業發展帶來歷史性發展契機。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認為,目前,盡管中國宏觀經濟同樣面臨周期性下滑趨勢,但制造業的景氣度還是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制造業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利潤率保持在20%左右的增幅水平,遠遠高于美國、歐洲等制造業大國水平。在危機的產業格局調整中,中國將強化其制造業中心的地位,并在近期內很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
高規格的展會給企業展示新產品、新技術、新形象提供了平臺,也給兩岸“機博會”舉辦地福建龍巖的機械制造業發展提供先機。機械裝備制造業是福建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也是龍巖最具發展潛力的重點產業之一。面對諸如挑戰,機床企業應積極應對,俗話說的好“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企業一新發展,不懈怠,不氣餒,努力研發,才能創造新產品,在不景氣的今天在大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